11月7日即將到來的馬習會將成為如 1945 與 2005 年般的重要里程碑。截至目前為止,大部分人都聚焦在星期六在新加坡的會面會帶給國民黨什麼樣的影響,卻鮮少有人評論習近平願意與馬英九相間的原因。我們都知道,馬英九在一年多前便已向習近平請求會面,那習近平為什麼現在才同意?

無疑地,明年一月的總統選舉是大家近日最關注的焦點。在這個時節點,國民黨正處於低迷時期且亟欲找尋任何復甦機會。去年,民進黨在市長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可視為贏得總統大選的前哨戰。而由於民調差距大,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被視為明年一月總統大選的領先者。

馬總統雖然因兩年期滿,無法參選下一任總統,但如果馬習會順利的話,或許有機會為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加分。而到目前為止,台灣大部分的評論皆以選舉作為考量。

但比起台灣一場選舉,這場會面藏有著更深遠的歷史意義及地緣政治相關影響。

歷史象徵意義?

提到星期六的這場會面,就必須提到另一個分水嶺──七十年前當蔣介石與毛澤東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會面。當時,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才剛剛齊力抵禦日本。和即將來到的馬習會類似,當時蔣和毛要見面也不是很容易。1945年時,蔣曾經送出兩份電報詢問毛是否可以在重慶會面,卻遭毛回絕,只派了副手周恩來前往會面。一直到第三次請求,毛澤東才終於答應與蔣介石會面。

近五十年後,國民黨代表與中共代表在香港也有另一場開創性的會面。當時 1992 年的那場會議最終並沒有任何新的協議,但而後國民黨卻立下模糊的政治術語「九二共識」,也就是後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進而影響了兩邊關係。

再過十多年,國民黨主席連戰和前中國總書記胡錦濤完成了另一項歷史紀錄──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在 2005 年的連胡會前的數十年間,海峽兩岸沒有任何如此高階級的黨領導人曾經會面過。雖然連戰當時並沒有任何政府職務,但他過去也是國民黨的領導人。

然而,由於即將在新加坡展開的會面,是從 1945 年蔣介石和毛澤東以來兩岸元首首次會面,更具挑戰性。但是,為了避開敏感的政治議題,馬英九和習近平將以「先生」代替「總統」稱呼彼此。

有趣的是,這次在新加坡的會面是馬英九第二次嘗試和習近平會面,這和之前蔣數度嘗試和毛會面的情形相同。馬英九上一次嘗試和習近平會面,是在 2014 年十月的北京 APEC,但遭習近平拒絕。其最大原因可能是因為 APEC 是一個國際場合,裡頭不只有習近平,還有其他 19 位國家代表出席。

無論如何,每當雙方領導人完成所謂的首次會面,同等階級的會面始終成為「常態」。1992 年的兩岸會談為半官方及官方的政府領導人固定會面鋪路,2005 年的連胡會則是開啟國民黨以及中共領導人會面,成為日後兩黨固定的交流方式。

 

 

習近平的若項考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尤其是習近平,都希望在區域議題與內部政治上達成一些利益。

如果最後兩方會面只是單純見面、打招呼,不管是哪一方都可以聲稱彼此為海峽兩岸關係開啟象徵性的一步。就這樣已經符合馬政府的定調:由馬這兩次的任期來看,國民黨與對岸的合作紀錄都是一致的,包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的 23 項投資貿易協定。如果只是一次的攝影外景,不管是中國人民、台灣人民、華盛頓官方,以及國際社會,將會感到放心──因為那不僅代表著合作,也代表著區域和平。這之間的意義超過兩張笑容以及一次握手。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正急速地失去其在台灣的軟實力。去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便顯現人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在島上影響力漸增的不信任。台灣人民清楚地知道中國的種種內部壓力以及鎮壓,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是扣分,不是加分。而中國若越是威脅台灣,台灣人民就越害怕擁抱北京。但如果這場會議進行順利的話,台灣人民仍然有機會調整對中國的印象。

更實際的是,星期六的這場會面也可能是在民進黨上任以前,中國藉由國民黨鞏固其統一立場的最佳時機。根據美聯社報導,這場會面將會是習近平在選舉前,將台灣和中國的經濟及政治緊密連結的最後機會。可以利用這場會面鎖住其政治及經濟的合作方向,進而使民進黨難以在未來施展。

此場會面也可能可以軟化世界對中國的印象,畢竟中國一直在擴張其對區域的影響力。一方面,中國以大量投資參與雙邊及多邊的會談。中國最近也設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區域間的開發中國家之中備受好評。自 1990 年代以來,其外交政策有很大的改變,不再像是早期一樣孤立。

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也一直不斷威脅周遭國家。這些周遭國家強烈反對中國恢復所謂的「朝貢」思維,以及其在南海的主張。為圍堵中國的勢力,日本也積極增強軍事能力,並企圖更改其憲法對武力的限制。而亟欲平衡中國勢力的國家不僅包括美國、日本、澳洲、南韓,還有那些本來是中立,甚至反對美國的國家:越南、印度、印尼以及菲律賓。

一場與馬英九友善的面談,可能會在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記上一筆佳績,也會幫助習近平建立合作的形象,以確立中國在該區域的動向。

轉移國內焦點

將國內焦點重新聚焦在與台灣的會面有助於轉移習近平近年在中國的高壓統治,緩和日益疏遠的官僚。根據歷史學家章立凡所言,「習近平從內到外都想成為超級強人。」此外,中國領導人曾經向俄羅斯總統普丁坦言他們的人格特質十分相近。

習近平鞏固勢力的戰略有反貪污運動、反抗爭,以及審查網路。為將台灣導向統一之路,星期六的會面,習近平將有機會利用馬英九對一個中國的共識更進一步鞏固其勢力。

一場成功的馬習會也可能轉移北京現今面對少數民族動盪的困境。對中國共產黨而言,台灣的議題和中國的維吾爾以及西藏議題可以併置在一起。一些維吾爾族及西藏族的人民至今仍然反對中國共產黨,而他們的問題在於不同種族卻被同一個政權控制;台灣則是恰好相反,被視為同樣的漢民族,卻擁有不一樣的政權。中國將新疆、西藏以及台灣共同列為國家核心利益,這三個地方卻分別帶給北京不一樣的挑戰。而一場親切的馬習會將會成功使國內及世界媒體的焦點,從中國內部的不平轉移到與台灣的和平解決紛爭。

結語

習近平想要繼續執行他的領導議程。從掃除地方性貪汙、政治競爭者開始,接著藉由持續增長的經濟以及和平拉攏分裂區域進而建造他的「中國夢」。另外也透過搭起與中亞、印度洋以及薩哈拉以南非洲的橋樑,展現中國對區域及世界的野心。

而要這樣自由地改革,必須有足夠的權力掃除政黨裡不同派別的勢力。特別是一個有如芒刺在背的台灣,必然成為其達成以上目標的反作用力。這次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的會面將會完成這些個人、中國共產黨,以及國家的目標。

對習近平來說,這場即將到來的馬習會一定會成為中國與台灣關係更加糾纏的重要象徵,但也有可能降低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緊張。短期內,一個台灣及中國領導人會面的正向畫面可能改變中國周遭國家對中國的印象,即使它還是不斷地擴張其在區域的影響力。中期不確定的是台灣未來新政府有無強大民意基礎,拒絕此會議,以及中國是否會持續它在這場會面釋出的好意。

長期來說,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將會奠定在這場會面所立下的「常態」。即使外交會談比軍事行動來得好,但這場會面證明,未來會比預期來得早到,而台灣及中國人民應該對最終局面有更深且更快的想法。

(習近平壁畫, by thierry ehrmann on Flickr, CC BY 2.0.)

 

David An is a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t the Global Taiwan Institute, contributing writer for Ketagalan Media, and was previously a political military officer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avid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