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original, by Yi-Chia Chen. Original “Taiwan’s “Civil Union” with America,” click here.

過去兩週,位在亞太地區的台灣,成功引起美國觀眾的注目。這不是因為台灣可能即將成為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法案的亞洲國家,而是因為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一通電話。

川普與台灣領導人的直接對話,打破了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為確保與中國建立穩定關係所立下的原則。1979年台美斷交後,美國總統(或總統當選人)便不曾與台灣總統有過直接對談。

川普的政治理念、價值觀及性格,對於移民、稅賦、女性及同志議題皆造成負面影響。信奉自由主義的美國人,只要細看川普的話語及行為,都可以提出相當程度的質疑。

但這樣小心翼翼的態度也使得支持自由主義的美國人跳出來責備川蔡通話,認為這對中美關係是一大傷害。甚至將台灣稱作「川普的新朋友」,暗示整個台灣島都和川普一樣偏執。

這是多麼無知啊!

事實上,台灣正一步一步實現自由主義的夢。相信大家在上週的媒體報導中都有看到,台灣才剛選出第一位女性總統。在政治領域中,婦女也擁有保障名額。最年輕的內閣閣員不僅推動政府數位透明化,也擁有變性人的身分。除了前面提到的婚姻平權實現的可能外,槍枝在台灣也不合法。而台灣的同志大遊行也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規模甚至還是亞洲最大。

更別提台灣人民歷歷在目的獨裁壓迫──直到1987年才完成從戒嚴到民選的民主轉移。而這樣的轉移,台灣人民靠的全是幾十年來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及憲法改革,沒有動用絲毫武力。

儘管擁有相同的自由主張,美國仍將台灣歸類在「沒有官方認證」的關係之中。給予台灣一切的往來利益,卻不願稱之為邦交。這對同志朋友來說,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事吧!

如果以婚姻平權來比喻的話,台灣之於美國,就好像同志可以以某種專案的形式「結婚」,卻不被承認為婚姻制度的範疇內。

民事結合是一種正式的法律關係,同意同性伴侶結婚,但不是以「婚姻」的名義。這是一種妥協,一種折衷的解決辦法。一方面,政府告訴同志朋友:「你們擁有任何婚姻制度的權益,可以登記,可以為監護權、財產繼承權打官司,和『正常的』異性戀夫妻一樣。」另一方面,政府也試圖要維持傳統價值對於婚姻制度的「神聖想像」,平息他們對於「異」的厭惡。擁有這樣的妥協,同性伴侶更被指應該閉起嘴巴,安分知足地默認被賦予的新權益。

而台灣的處境便是如此。自1979年台美斷交後,美國便持續以《台灣關係法》及六大保證與台灣維持關係,和同志婚姻專法的運作道理一模一樣。《台灣關係法》讓美國與台灣以看似官方,但實際為非官方的方式,持續維繫兩方關係。設置與大使館功能一般的辦事處,卻不稱它大使館,改稱作美國在台協會。此外,台灣也會被邀請參與國際事務,但大都只能以觀察者的身分,或是被迫用類似「中華台北」般的假名才能實際參與。

這麼做都是為了滿足中國謹守冷戰時期中國對外的土地宣稱,因此選擇冷眼旁觀中國要求各國政府否認台灣為獨立國家的事實。美國表面認知中國的立場,不承認台灣主權,私底下卻又願意給予台灣一切「外交上」的利益。

多麼棒的妥協,多麼精明的折衷!有些人把這捧為足智多謀的外交手腕,但在我看來卻是十足的歧視。

婚姻制度給予伴侶官方上的認可,是為了使雙方關係有其莊嚴性。即使實際得到的權益相同,一旦把同性伴侶用另一制度與異性伴侶分開,這就叫做歧視。我們要的不僅僅是一致的權益,而是被平等看待的尊嚴。

如同前面所述,台灣正在為婚姻平權努力(台北台中都有集會遊行)。讓我們一起誠心希望台灣能改革成功;一起希望美國人不再為偏執服從,重新考慮與台灣的邦交關係。

(圖為葉介庭於2015年美國最高法院通過同性婚姻時所攝。)

 

Sebra Yen is an M.A. Asian Studies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He recently spent time in Taiwan on a fellowship for language study, work, and research on U.S.-Taiwan relations. Previously, he represented Taiwan internationally as a competitive figure skater.
Sebra Yen